近日,白酒市场的制假售假行为再次引发关注。五粮液官网发布告知书,称在消费者网购的148瓶产品中鉴定出18瓶为假冒产品。同时,剑南春也发现参与电商平台补贴的店铺销售的水晶剑南春疑似为回收拼凑而成。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某二手交易平台上公然有人叫卖“高仿”名酒,包括茅台、五粮液等高端品牌,售价远低于市场价。这些商家声称其售卖的“高仿”名酒可保证“一比一”复刻,口感九成以上。
在调查中,记者以公司采购接待用酒的名义咨询了多个商家。商家A表示,其售卖的“高仿”名酒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完全复刻的产品,从瓶身、瓶盖、包装到酒体都与正品无异;另一种则是通过回收酒瓶灌装的产品,价格相对更贵。商家A还透露,他们售卖的飞天茅台可以过NFC防伪识别,并提供了相关视频作为证明。
然而,记者发现,这些“高仿”名酒的价格差异较大,主要取决于防伪手段及假酒品质。商家B表示,其售卖的产品手机正常扫码无法过官网防伪查询,但价格更加便宜。
那么,是哪些人在购买这些“高仿”版名酒呢?商家们表示,客户大多是买来做接待应酬的,也有人用来送礼。一些商家在产品介绍中甚至打出“花小钱办大事”“帮老板省钱”等标签来招揽顾客。
这种高仿名酒乱象不仅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也对诚信经营的酒厂造成了巨大打击。更重要的是,这些假酒可能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律师指出,制假或者售假从知识产权角度来讲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普通消费者如果购买假酒用来送礼,一旦送的假酒危害了他人健康,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为了应对这一乱象,酒厂需要不断升级防伪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并强化可追溯性和对市场终端的巡视和检查。同时,相关执法部门也应当加强对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管,通过严惩加大犯错成本,威慑造假分子不敢造假。
此外,电商平台也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推出促销政策时,应加强对商家的审核和监管,防止假货混入其中。同时,消费者在购买名酒时也应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仔细辨别真伪。
总之,名酒高仿乱象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只有加强监管、提高防伪技术、增强消费者意识等多方面努力,才能有效遏制这一乱象的蔓延。